精液检查发现没有精子,我们称为无精症引。作为最难治的不育症之一,无精症曾给患者带来深重痛苦,也给医生带来无数困扰。"在所射出的精液中连续3次找不到一个精子,称为无精子症"。
无精症约占男性不育症患者的15%-20%,病因繁多,概括起来分为两大类。一是睾丸本身功能障碍,称为原发性无精子症或非梗阻性无精症。二是睾丸生精功能正常,但因输精管道阻塞,精子无法排出体外,称为梗阻性无精症引。
无精症是导致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对家庭的和谐有很大影响。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无精症的情况呢?
在所射出的精液中连续3次找不到一个精子,称为无精子症
专家介绍无精症主要是由以下十个原因引起的:
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上决定精子生成的基因片段,如果缺乏,则会导致无精、少精。
男性静索静脉曲张会影响性精子活力和睾丸的生精功能
2、静索静脉曲张:精索静脉曲张会导致局部温度过高、微循环障碍、营养降低、氧分压下降和营养成分供给缺乏均会影响性精子活力和睾丸的生精功能。
8、环境因素:临床上经常可以看到大量汹洒,长期接触高温,从事放射,接触化学毒物职业者易发生生精功能障碍。
酒精与尼古丁一样的,也是损害精子的一大凶手,使精子头尾产生畸形,活力随之降低。
家用的电器、计算机、微波炉等可使接触者遭受电磁波以及荧光屏射线的害,干扰细胞的分裂,引起子曲细精管上皮萎缩、生精细胞畸变,造成无精子生成或生成异常精子而导致不育。
从事放射,接触化学毒物职业者易发生生精功能障碍
9、免疫因素:抗精子抗体会附着于精子的尾部造成精子的活力或活率下降。
维生素A、E、叶酸缺乏均会造成少、弱精症
10、营养因素:生精所需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A、E、叶酸缺乏均会造成少、弱精症。
无精症的三大类型
也许你听说过无精症,了解到这是一种男性不育的主要病因,但你是否知道,无精症其实也是有分类的。专家介绍,无精症并非字面上“没有精子”这么简单,其症状分类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下面就介绍下无精症都有哪些类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CBAVD
对于CBAVD和其他的一些输精管、射精管无法再通的患者,可行ICSI治疗。梗阻性的无精症的患者在进行ICSI治疗后,配偶妊娠率为17%- 56%。在精子收集前,应对配偶的双方进行,CF的突变的检查。
精子的收集方法很多,可以收集睾丸精子或附睾精子,可以经过,开放式的活检,或者经皮穿刺进行。
CBAVD患者中至少50%合并双侧射精管闭
冻存后的睾丸和附睾精子,同样可用于ICSI治疗,治疗后的妊娠率,和未冻存的精子相比,无显着性差别。
2、输精管和附睾梗阻
梗阻性的无精症,在大多数病例中,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愈。输精管梗阻,可行输精管输精管吻合术(VV),文献报道输精管的再通率为75%-93%,配偶妊娠率为46%-82%。1995 年Sabanegh等,成功将一侧正常输精管,与对侧正常睾丸吻合,并获得正常排精。
附睾梗阻,可行输精管附睾吻合术(VE)。进行VE前,应行输精管造影,以明确输精管的通畅情况。造影应在决定手术后进行, 若单作造影而不行手术,则会造成一个新的梗阻部位。造影方式可选择,开放造影或穿刺造影。VE最常见的术式为端侧吻合术。
梗阻性的无精症,在大多数病例中,可通过显微外科手术治愈
最近出现了一种新的VE 术式,即附睾管套叠缝合术,手术要求,在附睾管远端切,开前先行套叠缝合,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精液外渗的发生。该术式能缩短,术后恢复再通的时间。VE比VV的技术要求高,成功率也较低,再通率为67%-85%,配偶妊娠率为27%-49%。
3、射精管梗阻
射精管梗阻的病因包括创伤、感染、先天性闭锁或狭窄、囊肿。传统的射精管梗阻的检查,一般采用输精管造影术。较新的造影方法,包括经直肠,或经会阴精囊造影术,相对于传统的检查方法,这一方法,可以降低引起,输精管梗阻的风险。
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运用经直肠B超!经直肠内MRI检查,也可确诊射精管梗阻,精囊最大直径超过1.5cm提示存在射精管梗阻。射精管梗阻的治疗,传统的方法,为经尿道射精管切除(TURED)。
射精管梗阻的病因包括创伤、感染、先天性闭锁或狭窄、囊肿
TURED术后射精管,的再通率为50%,配偶妊娠率为25%。其主要并发症为,尿液反流至射精管,引起的相应症状,其他并发症包括,直肠和尿道外括约肌损伤。目前较新的治疗方法, 是在行精囊造影的同时,对射精管梗阻部位行球囊扩张。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