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健康网 > 养生人群 > 男性健康 > 前列腺 > 中年人保健 9种平价菜是长寿宝

中年人保健 9种平价菜是长寿宝

发表日期:2021-07-24 | 文章来源 :互联网

    养生保健是现代人都非常重视的事情,很多的人都知道秋季是养生保健的好时机,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人到了中年更需要细心的呵护,中年人保健该怎么做呢,中年人如何保养呢中年人营养保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赶紧来看看下文详细的介绍吧!

    目录

    1、中年人最该吃的平价养生菜 2、中年人养生要摒弃的不良习惯

    3、中年人早晨不能犯的禁忌 4、中年人真正健康的标准

    5、中老年人吃什么保护头发 6、中老年人不吃早餐的危害

    7、中年人运动锻炼需要注意的禁忌 8、中年人必须排出的阴毒

    中年人最该吃的平价养生菜

    1、杏仁

    预防血小板凝结。研究发现,即使每周只吃一次坚果,也能减少1/4患心脏病的风险,其中特别推荐杏仁。

    吃法:将杏仁磨成粉状,拌入沙拉、菜中,不但增加口感,也能充分吸收营养。

    2、薏仁

    降低胆固醇。薏仁降胆固醇效果不输燕麦。它属于水溶性纤维,可加速肝脏排出胆固醇。

    吃法:薏仁汤易增加热量,最好将薏仁煮成饭。

    3、黑芝麻

    防止血管硬化。黑芝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维持血管弹性,预防动脉粥状硬化。

    吃法:嚼碎。芝麻的营养成分藏在种子里,必须要咬碎壳才有效。

    4、黄豆

    降低胆固醇。黄豆含多种必需氨基酸,可促进体内脂肪及胆固醇代谢,十分适合素食者当主食。

    吃法:先将黄豆在热水中泡4小时,再换水煮。可将黄豆中容易产气的多醣体溶解出来,不易胀气

    5、菠菜

    预防心血管疾病。菠菜富含叶酸,比其他营养补充剂更能有效预防心脏病。

    吃法:保存叶酸的最好方式是大火快炒,营养价值能保留最多。

    6、木耳

    抗凝血。研究发现,木耳含九种抗凝血物质,与洋葱、大蒜效果类似。

    吃法:将干木耳用水泡开,洗净切丝,用热水烫一下,撒上姜丝、糖、白醋、酱油凉拌。

    7、海带

    预防血管阻塞。海带属于水溶性纤维,可加速胆固醇排出体外,还能预防动脉硬化。

    吃法:海带本身含钠,吃时少加调味料。

    8、芹菜

    降血压。芹菜所含的芹菜碱,有保护心血管的功能。而且叶子的维生素C比茎高。

    吃法:选择嫩叶,用热水烫一下,做凉拌菜或沙拉均可。

    9、玉米和玉米须

    降血压。玉米须有利尿作用,帮助稳定血压。

    吃法:玉米洗净加水,煮成粥,玉米须煮水当茶喝。

    中年人养生保健7大忌

    中年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为保证身体健康,平日生活一定要注意养生工作。做好中年人的养生保健,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保健理念,以达到科学养生,强身健体的目地。

    忌馋

    少年长骨,青年长肉,中年长膘。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中年人为了预防身体发胖,除经常运动外,尤应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同时,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一般以五成饱为宜。

    忌懒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人到中年,常觉得两腿沉重,腰酸腿痛,因而不爱运动。这表明衰老已悄然来临。为此,中年人应切忌懒惰,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工作情况,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适当做些家务劳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锻炼。

    忌怒

    百病生于气,气不和,就容易演变成致病的有害因子。因此,中年人切不可动辄生气,大发脾气。应该牢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忌愁

    中年人或因工作,或因家庭,思想负担太重,容易多愁善感,这种情绪很容易催人衰老。为此,中年人要做到遇事学会排解,泰然处之,不要动不动就愁肠百结。

    忌劳

    中年人肩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而人体能承受外界的压力是有限的。若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积劳成疾。因此,中年人应牢记:不要劳累过度。

    忌欲

    人到中年,为避免未老先衰,只可有情,不可多欲。房事过度,会伤神损寿,影响健康。有的中年人靠“壮阳药”以求无度淫乐,这无异于自残。

    有些中年人常常饮酒过度,一日无酒便食不甘味。殊不知,酒精摄入过多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肾、脾和消化系统健康。为此,中年人最好戒酒,非饮不可时,宜饮些低度酒,或以茶、果汁代酒。

    中年人养生要摒弃的不良习惯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也更大。因此,中年人更要注意对自己的保养,要拥有健康,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养生保健理念。中年人养生必须拒绝馋、懒、劳、欲等等多方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年人养生要摒弃的七个不良习惯。

    忌怒

    百病生于气,气不和,就容易演变成致病的有害因子。因此,中年人切不可动辄生气,大发脾气。应该牢记:“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忌愁

    中年人或因工作,或因家庭,思想负担太重,容易多愁善感,这种情绪很容易催人衰老。为此,中年人要做到遇事学会排解,泰然处之,不要动不动就愁肠百结。

    忌酒

    有些中年人常常饮酒过度,一日无酒便食不甘味。殊不知,酒精摄入过多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肾、脾和消化系统健康。为此,中年人最好戒酒,非饮不可时,宜饮些低度酒,或以茶、果汁代酒。

    忌馋

    少年长骨,青年长肉,中年长膘。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中年人为了预防身体发胖,除经常运动外,尤应注意少吃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同时,晚餐不要吃得太饱,一般以五成饱为宜。

    忌懒

    俗话说,“树老先老根,人老先老腿”。人到中年,常觉得两腿沉重,腰酸腿痛,因而不爱运动。这表明衰老已悄然来临。为此,中年人应切忌懒惰,要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工作情况,经常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运动和体力活动。适当做些家务劳动,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锻炼。

    忌劳

    中年人肩挑工作、家庭两副重担,而人体能承受外界的压力是有限的。若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积劳成疾。因此,中年人应牢记:不要劳累过度。

    忌欲

    人到中年,为避免未老先衰,只可有情,不可多欲。房事过度,会伤神损寿,影响健康。有的中年人靠“壮阳药”以求无度淫乐,这无异于自残。

    中年人早晨不能犯的禁忌

    “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新生活的开始,也是一天生命活动的开始。因此,晨起保健至关重要,但也有一些方法需要注意。

    1.忌晨醒后立即起床

    从睡眠中醒来,肌体由抑制状态转入了兴奋状态,但从抑制到兴奋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一觉醒来立即着衣起床,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症状,甚至还会发生意外。这也是我们强调醒后要伸伸懒腰的原因。

    2.忌晨醒后恋床不起

    醒后恋床不起的人颇多,尤其是在节假日,总觉得早起床也没有事干,不如干脆懒在被窝里。而恋床不起的人大多数又都有这样的感受:睡眠和卧床的时间多了,反倒觉得四肢发沉,精神萎靡,不如每天早早起床忙于工作或学习时精力充沛。这是由于睡懒觉不利于人体阳气宣发的缘故。因此早上醒来后不宜久恋床第。

    3.忌晨醒后立即起立小解

    早上一觉醒来后,可能膀胱内已充满了尿液,有急不可待的排尿感。越是尿意紧迫,越要沉得住气,绝不可立即起身小便,尤其是直立位解小便更属禁忌。否则很容易因膀胱排空而引起头晕,甚至会出现排尿性晕厥。

    4.忌晨醒后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

    有的人工作任务紧迫,醒来后等不及伸伸懒腰,洗把脸,或喝口水,就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结果不仅工作效率降低,而且更容易产生疲倦感,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气血阴阳的变化规律,对健康十分不利。

    5.忌过度用脑

    很多脑力劳动者乘早晨头脑清醒,抓紧用脑,或背英语单词,或绞尽脑汁想难题。其实,这样做不见得很科学。生理专家告诫人们,人在一天中,头脑是从早晨开始,才慢慢越来越清醒,早晨人们感到脑力好,是因为大脑处于慢慢恢复活跃的时候,但要知道,此时也是活力最低的时刻,一旦早晨过度用脑,会干扰大脑活力的恢复过程,这一天余下的时间用脑必然受到影响,日久易引起神经衰弱,导致疾病。

    6.忌晨醒后立刻剧烈运动

    晨起后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确有益,但这些运动必须在晨起稍休息片刻,待气血阴阳运行平衡后再进行。如果起床后未经运动前准备,马上投入比较剧烈的活动之中,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谨慎。

    7.忌晨醒时行房事

    行房时伤气耗精,房事以后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体力方可恢复。中医认为,晨起时阳气渐升,阴气渐降,此时行房易使肌体的阳气受损,可致终日精神萎靡不振。

    8.忌晨醒后立即进食

    早上的胃,还处于半休眠状态,至少需要起床后半小时才能苏醒。同时,早上唾液的分泌量很少,胃液分泌也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立即进食,尤其再吃一些难以消化的脂肪,就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因此,晨起后最好先喝1杯水,休息半小时后再进食。

    9.忌单一进补

    不少体弱病患者,一早总要补充一些牛奶、豆浆、蜂乳、人参等类的食品。其实,空腹时单一进补收效甚微。生活实践表明,丰富的营养品放在餐后吃,往往效果较好,因补品与食物得到胃液的调和、搅拌,有利于在小肠中进行消化和营养的吸收。

    10.忌早餐干食

    有些家庭为了省事与方便,早晨常以油条、大饼、馒头等全干食物进餐,这对健康是不利的。要知道,人经过一夜的睡眠,晨起后胃肠功能还未由夜间的抑制状态恢复到兴奋状态,消化功能较弱,只吃无水分的干食,不利于胃肠消化吸收。这样也不能满足人体整个上午活动的需要。

    11.忌晨间饮浓茶

    晨起饮浓茶,影响胃腺的分泌,损害消化功能。茶还有利尿作用,能干扰人体的水平衡,引起细胞脱水,尤其是患贫血、慢性胃炎、溃疡病的人,空腹饮浓茶会使疾病反复发作,不利于治疗和康复。

    中年人的肝脏最怕四件事

    受到生理的影响,中老年人的许多器官都处于衰退状态,其中肝脏就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器官。因此,中年朋友们一定要及时对肝脏进行养生保健,并杜绝做对肝脏有危害的事情。那么具体中年人肝脏最怕的事情都有哪些呢阅读完下面的内容,大家就知道了。

    一、运动过激

    养肝其实还与全身运动的协调,包括性激素调节、性器官功能是否正常密切相关。徐发彬指出,中年人虽然事业家庭两头忙,也应适当运动,但运动应量力而行,最好选择一些温和些的项目,如游泳、慢跑、爬山、骑单车等有氧运动;而且运动强度和时间也要有节制,不宜太过激烈、单次时间持续过久。中医讲“肝为阳脏,体阴用阳”,太过激烈的运动,竞逐气力易过于耗伤阴血,对肝脏的伤害不言而喻。

    二、情绪压抑

    中年是事业的冲刺期,也是健康的转折点,面对种种生活的压力,心理不健康往往凸显出现代人所谓现代节奏的弊端,或压抑、抑郁、暴躁,或愤世嫉俗、牢骚满腹,家庭、单位、社会中永远有解不完的疙瘩。进入中年,调节好情绪也是养肝的关键。俗语说,“不如意事常有八九”,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不顺心,有能力改变的放手去搏,实在尽力了仍难以改变,就应豁达些、看淡些,莫太过于计较,耿耿于怀,以免长期影响情绪,郁结暗生。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怒伤肝,基本原理是因气不顺而生郁,久而伤肝,不可不防。

    三、熬夜失眠

    中年人养肝,调节睡眠是一大关键。现代人的夜生活丰富多彩,特别是中年时期伴随着多年打拼的事业逐渐有起色,各种工作、应酬和娱乐。经常“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甚至日夜颠倒的中年男女越来越多。网上流行说法叫做:超过晚上10点不睡,那是“不要脸”(指第二天脸色难看),超过2点不睡,那是不要命(耗损气血)。当然,有为的中年人偶尔因工作需要熬一两次夜,在所难免。但若将熬夜当成习惯,确实有“不要脸”和“不要命”之虞。特别是爱美的女性,人到中年,想留住好气色,睡眠可能是最好的化妆品。

    四、饮酒无度

    人到中年,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应酬比其他年龄层相对更多。而在各种饭局上,几乎都离不开酒,有的人甚至无酒不欢、喝到开心时不醉不归。隔三差五,甚至是天天喝,对肝脏的代谢能力是一大考验。有些人喝到兴起时,甚至红、白、黄、洋、啤,能想到的酒都混着上,所谓的“五中全会”,使肝脏在短时间内代谢负担加重,更易受伤。应酬难免,但为“肝”计,还是应限酒,一般人每天最好不要超过三两,度数不要太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用药不当也伤肝。酒后千万别乱吃药,特别是对乙酰氨基酚片常见的感冒药,酒后服用易发生药物性肝损害,与酒精一道造成“双重伤肝”。

    中年人真正健康的标准

    上有老、下有小的双重压力,让很多人陷入身心俱疲的“中年危机”。近日,美国“MSN”健康网总结出中年人健康的9大标准。在此基础上,本报综合国外最新研究和国内专家建议,为您提供保证中年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法宝。

    强壮的心脏

    人到中年,心脏也渐显老态,高血压、冠心病、心梗频频造访。法国里昂饮食和心脏研究中心发现,坚持多吃蔬果、鱼类,用橄榄油或菜籽油的地中海饮食,能减少50%~70%的心脏病复发风险。爱护心脏,要先摸清它的喜好,它讨厌有“三高”、吸烟、酗酒、精神压力大、老熬夜的主人。中国养生协会会长吴大真教授表示,心脏偏爱红色果蔬,如西红柿、红苹果等;爱吃坚果,如核桃、杏仁等。

    良好的视力

    远处电线杆看上去是弯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发现看到的东西有差异……这些都说明视力异常。与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会损害视网膜。《康健》杂志刊文提醒记住3个数字:1.早晚各花5~10分钟热敷眼睛;2.每天有意识地眨眼300次;3.每隔45分钟就远望一下。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和锌的食物,如橙汁、胡萝卜、花椰菜等。此外,戴太阳镜、40岁以上每两年做次全面的眼科检查也很重要。

    愉悦的笑声

    笑是缓解压力最简单的工具。美国洛玛连达大学研究发现,有“愉悦笑声”的一组参试者,体内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提高26%,与心脏病、糖尿病风险相关的C反应蛋白水平则下降66%。日本研究发现,每个月笑2小时,对血压的好处堪比少吃盐和减重10磅。

    稳定的血糖

    多项研究发现,血糖异常会增加心脏病、认知障碍症、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病风险。控好血糖,关键是控制体重。美国波士顿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奥莎玛·哈迪博士说,一个超重的人减去7%体重,其糖尿病风险会下降一半。每周应至少做3次有氧运动并持续30分钟~1小时,以中低强度为宜。其次,要在饮食上下足功夫。二炮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全民说,应少吃高油脂、高热量、高糖、高盐食物以及白米饭等“精食品”,每天多吃果蔬、薯类、杂粮等。

    敏锐的听力

    内耳有1.8万个直径约0.01毫米的纤毛细胞,是我们的听力卫士,但脆弱的它们经不起噪音的长时间折腾,也承受不起强噪音的集中袭击。北京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宋海涛建议,不管是唱歌还是戴耳机,每过45~60分钟务必给耳朵“解放”10分钟;在地铁等嘈杂环境中,尽量别戴耳机,戴的话应选择头戴式耳机,音量别超过最大音量的60%。

    亲密的朋友

    缓解情绪压力,提高免疫力,预防心脏病,降低患乳腺风险……这些都是朋友给健康的加分,且均经研究证实。顾家固然是好事,但并不等于将家庭和婚姻当成人生的全部。美国《预防》杂志曾刊文指出,人一生需要交8种朋友,包括志同道合的朋友、发小、比自己年轻的朋友、伴侣的朋友、一起锻炼的朋友等。

    坚硬的骨头

    骨骼一旦变脆,也就意味着人体这座“大厦”面临危机。美国克雷顿大学骨质疏松症专家罗伯特教授说,40岁后每天应补充1000单位维生素D,因为人体通过晒太阳自然生成维生素D的数量在下降。此外,每天喝牛奶超过300毫升的人,腰椎骨密度要高6%左右,所以补充牛奶、酸奶等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很重要。女烟民每吸烟10年,骨密度下降2.3%~3.3%,喝酒也会弱化骨骼,应戒烟限酒。平时还可多做力量练习,如仰卧起坐、举哑铃、引体向上等。

    灵活的平衡

    跳舞、滑雪、羽毛球等,都需要良好的平衡力,否则很容易摔倒。华盛顿健康老龄化中心物理治疗师柏妮塔·贝莉说,很多男性注重肌肉锻炼,但对平衡和身体灵活度却关注不够,建议平时多做拉伸和弯曲练习。西安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副教授苟波提醒,如果双手扶腰,闭眼单腿站立时间男女分别低于8秒和6秒,说明平衡感较差。通过练习闭眼单腿站、倒着走、太极等方法可改善。

    常接种疫苗

    在美国,接种疫苗每年可以减少5万人死亡,但仍有很多人认为接种疫苗是孩子的“专利”,只有42%的50~64岁人群会接种疫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说,中老年人,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接种季节性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中年人要保持健康长寿的“五不”原则

    1、工作不熬夜

    人到中年,由于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文、卫、教、新闻工作及各类脑力劳动的人,不时地、适度地开开夜车,第二天休息补充体力,对身体不会有多大妨碍。

    如果工作上长期硬拼,生活上长期熬夜,就可能引起因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导致的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冠心病等。

    此外,长期睡眠不足,还会造成大脑受损,促使早衰。

    2、三餐不挨饿

    有些中年人因工作忙、学习紧张或生意难以脱身,长时间连一口水都顾不上喝,不吃早餐更是常事,长期下去会导致水分、营养缺乏症,促发脑血栓和尿结石症。

    经常挨饿不进食,还会引起胃溃疡,诱发低血糖,甚至引起昏迷、休克。

    相反,经常饥不择食、暴饮暴食,更有损健康。因此,只有定时定量,按三餐时间进食,才能保证大脑机能得到充分发挥,使记忆、理解、思维、分析等能力处于较为理想的状态。

    3、玩乐不伤神

    轻松、健康、适度的娱乐活动,可以调节人的神经,陶冶情操,有益健康。但玩乐过度,会使体内维生素a消耗过多、视力下降、神经疲劳

    如长期听狂躁音乐,会使耳膜过度紧张,影响听力;长期玩电子游戏机,将会患“电脑综合征”;整夜打牌、下棋、搓麻将,会过多消耗脑力和精力,伤身劳神,影响健康。

    4、运动不过量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增强体质,有益身心健康。但过量的运动会使热能大量消耗,乳酸等代谢物在血液中堆积。过度的运动量还会造成心律不齐,影响肝脏功能,导致筋骨和肌肉酸软,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5、病痛不拖延

    不少中年人时常感到活得很累,经常出现头晕、乏力、胸闷、心悸、胃痛、失眠、气短、关节痛、食欲差时,还满不在乎地拖延就医,结果小病熬成大病,轻病拖成重病,以致失去治疗的良机。

    因为中年是承受事业压力、家庭压力、角色压力最多的阶段。所以,身体若有病兆,不可讳疾忌医,应该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

    中年以后的另一种致盲性眼病是青光眼,据资料所述,在40岁以上的人口中,青光眼发病率占1%~2%,其致盲人数,在全部盲人中占10%左右。青光眼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原发性青光眼为眼内压升高、视力降低、视野缩小,最后导致失明。发病原因可能与精神因素有关。继发性青光眼,是由其它眼病引起的,也应警惕。

    除此之外,中年人最易患颈椎病,而颈椎病也可引起视力障碍(称为颈性视力障碍),不可忽视。

    维持听力从保养耳朵开始

    人到中年,第二个容易发生问题的“零件”是耳。人的听力,在20岁左右最灵敏,40岁以后渐渐减退,属于全身组织老年性衰变的一部分。高音调比低音调听力减退要早,而且呈进行性进展。一般来说,体格健壮的,听力也好。女性比男性听力好。据耳科专家测定,中年以后,多发生感觉神经性耳聋。这在那些滥用抗生素等药物者中更为多见。另一个引起中年耳聋的原因是耳硬化症。最近国外报道,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耳聋,就是耳硬化症所致。此病是内耳迷路局限性骨质自行吸收,形成富于血管的新生海绵状骨质,故又称耳海绵化症。其临床特点是进行性耳聋,在噪音环境中,听力反而有改善。

    第三个“零件”是鼻。人到中年以后,最常见的是由于嗅觉神经中的纤维数量减少所致的嗅觉减退;全身免疫功能减弱而反复发生的鼻炎、鼻副窦炎;其次,是由于鼻黏膜较干燥,且多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而发生的鼻出血。另据统计,鼻咽癌男女发病比例为2.2:1,年龄在30~69岁的患者占88.52%,其中以40~49岁患者较多,也要引起注意。

    护好牙齿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个“零件”是牙。中年以后,龋齿、牙周病和齿缺失,已成为主要的疾病之一。四十岁左右牙龈逐渐萎缩,牙齿间隙明显露出,牙冠磨损严重,对冷热酸食物的刺激比较敏感。牙齿的动摇性增大,牙的血液供应不足,牙齿极易脱落。故年岁越高,存牙越少。据调查,每人平均存留的牙数:10~19岁为30个,20~29岁为28个;30~39岁为27.4个;40~49岁为27个;50~64岁为26.2个;65~69岁为25.6个;70~79岁为19.6个;80岁以上为5.97个。牙齿脱落的情况各不相同,一般是磨牙最易脱落,尖牙和切牙较牢固,上颌牙较易脱落,下颌牙存留较多。剩下的牙,很难咀嚼食物,使消化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加强口腔卫生和牙齿保健,对维护中年人的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

    结语:父母的健康是子女们最关心的事情,尤其是秋季是许多的疾病高发的季节,更需要我们细心的照顾父母的健康!中年人的身体状况逐渐下降,需要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中注意!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能够很好的照顾中年人的健康,一定要记得分享给身边的好朋友们哦!

大家健康网(http://www.djjkw.net/)专注于大众健康保健,传播健康知识。

大家健康网